浙江山区县观察:高质量发展何以“个性化”?
时间:2025-06-02 11:27:23来源:中国新闻网
浙西南山区,瓯江蜿蜒而过,滋养着“九山半水半分田”的丽水。

丽水素有“中国生态第一市”的美誉,森林覆盖率达80.3%,空气和水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,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20年领跑浙江。

2025年,是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提出20周年,也是丽水撤地设市25周年。眼下,丽水各县(市、区)立足自身资源禀赋,不断让生态“高颜值”转化为经济“高价值”,书写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。  生态禀赋“解码”山区发展

清晨的瓯江薄雾氤氲,晨光穿透云层洒在江面,泛起粼粼金光。丽水莲都区古堰画乡的青石板路上,今年22岁的吴官骏带领游客穿过拥有1500多年历史的通济堰。“我是本地人,小时候常在这片江滩玩耍,没想到如今成了国家4A级景区。”

2025年5月,游客在古堰画乡拍照留念。傅飞扬 摄

2024年,莲都成为浙江省首批、丽水市首个山区海岛县调出县,该区巧借生态禀赋破解山区发展瓶颈,迈向共同富裕新征程。

走进位于当地大港头镇的“行画共富工坊”,画师们专注地创作画作。“我们的手绘油画远销欧美地区,一幅画能卖到上千元,画师月收入最高可达1.5万元。”该工坊负责人陈瑶平介绍说,通过“艺术+产业”模式,多年来,古堰画乡特色产业总产出近17亿元。

将“好生态”转化为“新经济”,百姓享受起“家门口”的幸福日子。

在莲都区老竹畲族镇赤坑民族村的香榧基地,林下套种着苔藓。赤坑村党总支书记刘建忠表示,目前基地中有200亩砂藓,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60万元、带动周边100名村民增收100万元以上,“以前村里只有留守老人,现在大家看到产业效益好,陆续回来了300多人。”

除传统产业外,近年来,莲都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,半导体、新能源、美丽健康、低空经济、数字经济等产业“开花结果”。

以美丽健康产业为例,莲都锚定方向,推动其向特色“链式+集群”发展跨越。截至2024年底,当地成功招引美丽健康产业项目13个,总投资126.42亿元,生动诠释山区产业发展也能“换道超车”搞创新。

青瓷宝剑共舞千年岁月

走进龙泉青瓷宝剑职业技师学院,未见人影,先闻打铁锻铸之声。深入其中,铁花四溅的炫目场景映入眼帘,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锻造出一把把龙泉宝剑。

在龙泉市望瓯·陶溪川文创街区,工匠们细心地塑造陶土,随后送入窑炉中历经高温考验,一件件如玉般温润、光彩夺目的青瓷作品就此诞生。熊熊炉火的映照下,龙泉青瓷烧制工艺得以传承并不断创新发展。

龙泉素有“剑瓷之都”的美誉——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,盛于宋元,其传统烧制技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》中首个入选的陶瓷类项目;龙泉宝剑的历史则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,2006年,龙泉宝剑锻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2025年5月,龙泉青瓷作品。傅飞扬 摄

“00后”姑娘金宏杨出生在制瓷世家,大学毕业后,她回到龙泉创业,积极尝试古法和现代青瓷烧制技艺的融合与创新,在造型、釉色等方面对日用青瓷进行设计改良,融入当代审美和市场需求,吸引了一批粉丝。

2024年,她联系了海外直播团队,在TikTok上售卖龙泉青瓷产品。“外国消费者喜欢龙、凤等中国传统的祥瑞图案,以及相对古朴的器型和颜色,他们对茶器特别感兴趣,单个青瓷杯能卖到89美元。”金宏杨说。

截至目前,龙泉共有剑瓷产业经营主体7500余家,从业人员3万余人,人才队伍年龄跨度从“40后”到“00后”,千年窑火薪传不息。  稻鱼共生带富侨乡百姓

“这是用我们自产的稻鱼米浆制成的咖啡。稻花落水被田鱼吃掉,鱼粪又滋养稻田,这种循环种养模式产出的米自带清甜。”在位于丽水青田县方山乡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,工作人员将特调咖啡递给游客时介绍说。

在水田里种稻,在水稻下养鱼。早在1300多年前,一田两用、稻香鱼肥已是侨乡青田寻常不过的农耕场景。

2019年,在外打拼20多年的吴勇强回到家乡青田,在龙现村和奎岩庄村流转了上百亩土地,开起了民宿“半亩鱼宿”,并大力推广稻鱼共生种养模式,不仅让荒废的土地重获新生,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。

年逾六旬的伍丽珍见证了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蝶变。“以前稻米8毛钱一斤,田鱼也不过12元一斤。”伍丽珍回忆说,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后,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如今,她专职制作田鱼干,一斤就能卖到150元,年收入可达数十万元。

为了让更多村民依托稻鱼共生在家门口致富,多年来,青田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多方参与机制,对该县稻鱼共生产品进行“五统一”产供销模式,让稻鱼米每斤价格跃升10元以上。

此外,依托海外农产品专柜、海外仓,青田实现农遗良品越洋出海,青田粉干等稻鱼米深加工产品也被“端”上了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餐桌。

2025年1月,外国友人体验田鱼捕捞。傅飞扬 摄

今年,青田研发设计了稻鱼共生相关的30多个品类、200多款文创产品。“一粒米”“一条鱼”的生态循环,不仅滋养了土地,也成为共同富裕的生动写照。

瓯江奔流,见证处州蝶变。古堰画乡的水墨诗意、龙泉剑瓷的锋芒毕露、侨乡青田的千年农遗,正以差异化路径诠释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——2024年,丽水市GDP达2181亿元,同比增长6.6%,城镇居民、农村居民、低收入农户“三项收入”增速均列浙江省第一。

这座浙西南山城,已然执“生态之笔”,绘就跨越发展的时代长卷。

标签:

生活指南
  • 追德超日,印度第四?

    印度已正式超过日本,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。最近,这件事儿让印度

  • 中国品牌日|新洋丰提交沃野答卷

     2025年5月10日是第九个中国品牌日。品牌不仅代表着产品的质量

  • 售后cp是什么梗?售后cp是谁?

    售后 CP 是指在 2025 年春晚舞台上同框的赵雅芝和叶童。在 199

  • 杭州老旧仓库“爆改”艺术打卡地 沉睡资产迸发新活力

    五一假期期间,在杭州萧山的浙农东巢艺术公园,有许多举着相机、穿

  • 国家邮政局公布2025年一季度邮政行业运行情况

    据国家邮政局微信公众号消息,国家邮政局公布2025年一季度邮政行业

  • 首届世界自由贸易论坛将于今年10月在海口举办

    打造对外开放重要门户——作为国家战略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研讨会13日

  • 中国视听新作品推介会在莫斯科举行

    中国视听新作品推介会9日在俄罗斯举行,多部中国优秀影视作品亮相其

  • 直播间走出的不只是“网红”

    直播带货是当下发展最为蓬勃的新兴行业之一,不仅有效提升了消费市

  • 安徽发布体重管理AI大模型

    ‘千人千策’个性化干预、‘营养-运动-行为’

  • 380家单位带来万余岗位 2025年安徽省医药类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启

    3月22日,人才兴皖‘就’在江淮2025年安徽省医药类毕业生

  • 3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.1733元 下调28个基点

    中新网3月10日电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消息,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

  • 北京城市副中心吸引绿色金融机构聚集 拓展国际合作空间

   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(记者 陈杭)北京将积极吸引更多绿色金融专业

  • 中国微短剧为何让海外观众“刷不停”?

    中国微短剧为何让海外观众刷不停?(环球热点)休息时间,30岁的美国

  • 春季是消化道疾病高发期 出现症状这样处理

    中新网2月17日电 国家卫生健康委2月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时令

  • 新春出海!中国-哈萨克斯坦企业家经贸洽谈会在阿斯塔纳成功举办

    2月11日,中国-哈萨克斯坦企业家经贸洽谈会在阿斯塔纳成功举办。中

  • 科技股走强 港股恒指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

    中新社香港2月10日电 (记者 魏华都)10日,港股在科技股带动下反复

  • 民生
    • 云南边境县(市)三人篮球赛收官 10月将迎国际对决

    • 逾160家上合组织国家企业以数字“牵线”觅新机

    • 什么是大宗交易?大宗交易对股票是利好还是利空?

    • 甘肃瓜州银发族的“花样年华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