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乡村行·看振兴)紫甘蓝成致富“金疙瘩” 山西朔州特色种植“有奔头”
时间:2025-08-16 12:11:44来源:中国新闻网
连日来,山西朔州朔城区滋润乡里仁村种植的紫甘蓝迎来收获季,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收购。这片盎然的紫色,不仅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,也成为乡村振兴的靓丽“丰”景。

山西朔州朔城区滋润乡里仁村种植的紫甘蓝迎来收获季。 祁智民 摄

走进山西臻勤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紫甘蓝种植大棚,工人们穿梭其间,按照品相分选紫甘蓝,以质定价,提升经济效益。同时,种植基地为当地以及周边村民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。

村民白改珍在种植基地进行播种、养护、采收等工作,这几天忙着采收紫甘蓝。“一天能收五六个大棚的紫甘蓝,可以挣200多元。”

产业发展是村民增收致富、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。里仁村种植的紫甘蓝,得益于优良的品质和稳定的产量,让很多外地客商“闻讯而来”,与种植户签下收购订单,也让朔城区的“紫色金疙瘩”走向更远的地方。

工人们穿梭其间,采收紫甘蓝。 祁智民 摄

上海客商毕林涛说:“里仁村种植的紫甘蓝长得特别好,价格也合适,适合发往全国各地,所以选择来这里收购。”

上述公司技术员王继介绍,今年共种有35个紫甘蓝大棚。主要是品质好、口感甜、生长周期短,80多天就能成熟上市。平均一个大棚产量在1万斤左右,每吨以500元的价格订购给客商。

紫甘蓝种植只是里仁村积极开辟农业多元化发展新路径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当地立足土地资源禀赋,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以及瓜果种植,培育富民产业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。如今,一幅产业多元、富民强村的振兴画卷在这片土地上绚丽铺展。

里仁村种植的紫甘蓝,得益于优良的品质和稳定的产量,让很多外地客商“闻讯而来”。 祁智民 摄

里仁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赵廷寨表示,全村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,其中传统种植4000多亩,其余种植蔬菜瓜果小杂粮,整体能为全村增加3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。“村里将进一步引导支持村民进行特色种植,增加经济效益,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。”(

标签:

生活指南
  • 七部门: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_即时看

     记者8月7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,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

  • 市场监管总局就《城镇供水供电供气公用企业计量行为合规指南》公开征求意见

   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,近日,市场监管总局发布《城镇供水供电

  • 每日动态!2024年商业特许经营TOP300发布

    根据2024年行业基本情况调查结果,参考相关上市公司年报数据,中国

  •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破50亿

   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7月27日11时19分2025年暑期档(6月—8月)总票房(

  • 每日播报!国家管网集团“全国一张网”建设步稳蹄疾

    2025年征程过半,国家管网集团全年重点任务目标的冲锋号角愈发嘹亮

  • 观速讯丨2025年6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849.6万件

    图片来源: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微信公众号中新网7月9日电 据中央网

  • 焦点热文:肝败吓疯是什么意思?肝败吓疯是什么梗?

    肝败吓疯 是一个网络热梗,用于形容在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游戏中

  • 每日热文:1-4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2%

   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,工信部7日发布2025年1-4月纺织行业运行情况。纺

  • 甘肃文旅进京启幕 “金秋双胡杨” 新篇

     6月26日,甘肃文旅运营集团携十二大景区和资源在北京举办 跨

  • 首批10只科创债ETF“火速”上报

     伴随着科创债市场快速扩容、流动性逐渐提升,支持科技创新的

  • 外汇中的基础货币是什么意思?外汇中的基础货币介绍

    在外汇交易中,** 基础货币(Base Currency)** 是外汇汇率标价

  • 5家保险资管机构一季度合计实现净利润超10亿元

    近日,多家保险资管机构陆续发布一季度信息披露报告。数据显示,截

  • 长江、黄河干流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望于2027年建成

    记者4日从财政部了解到,财政部、生态环境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水利

  • 中国成品油价迎年内“第四涨”

    中国成品油价迎年内第四涨。中国国家发改委3日消息,根据近期国际市

  • 追德超日,印度第四?

    印度已正式超过日本,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。最近,这件事儿让印度

  • 中国品牌日|新洋丰提交沃野答卷

     2025年5月10日是第九个中国品牌日。品牌不仅代表着产品的质量

  • 民生
    • 吴桥县亮相《300秒看家乡》 千年杂技韵·万象焕新程 今日讯

    • “无菌蛋”真的无菌吗

    • 上交所举办科创成长层证券公司专题培训会

    • 短讯!世界人口日丨专家:年龄不是衡量生育的唯一指标,科学的生育指导尤为必要